安徽界首市:乘风破浪筑梦前行 创新实干书写工业高质量发展精彩答卷
2021年12月17日 21:14 | 文章来源 : 中国工业新闻
孙 刚 安再祥
安徽阜阳市第六次党代会,对界首市“十三五”期间工作给予高度肯定,并提出要求界首市“在走好开放兴市、产业强市、创新活市、生态立市、和谐安市之路上打头阵,在打造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、特色产业承接转移聚集地、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地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、和谐善治幸福城中当先锋。”
一个人们印象中的皖北县级小城,连续5年跻身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十强、连续4年发展“十快”,界首凭什么?
产业律动赋能高质量发展
近年来,界首市围绕打造全国重要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示范基地,推动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融合化方向发展。
初冬时节,笔者走进安徽阜阳界首高新区田营科技园,这是全国规模最大、链条最完整的再生铅循环产业园,也是全国最大的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专业园区。园区已建成“回收+处置+产品化”的闭合式产业链条,形成了废旧电池回收、拆解、铅冶炼及合金生产、电瓶壳粉碎再造、电池生产及废酸、碱渣、余热再利用的闭合式产业循环,资源综合利用率达98%以上,企业之间形成了融合共栖式链条,主要产品有再生粗铅、精铅、氧化铅、合金铅、电解铅、极板、蓄电池等,在田营科技园目前拥有再生铅规上企业近30家,包含上市公司4家。
再生铅产业的发展,带动了蓄电池、电动车、交通运输等配套产业的延伸发展,早已实现了“进去一只废电瓶、出来一只新电瓶”的闭合式产业循环,即形成了以清洁生产为特点的企业小循环、以下游配套为特点的园区循环和以资源循环为特点的社会大循环。园区在发展过程中,通过培育本土企业、引进知名企业,推动兼并重组的方式,聚集了一批规模体量大、带动能力强的行业龙头企业。如安徽华鑫铅业集团、安徽华铂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、天能电池集团(安徽)有限公司等牵头制定了多项国家再生铅行业标准,自主开发了多台套国家领先的环保工艺设备。其中安徽华铂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年处理废旧铅酸电池能力达到120万吨,排名居全球第一。
位于田营科技园的天能电池集团(安徽)有限公司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第36位。走进天能集团安徽有限公司智能工厂,“智能立库”“黑灯产线”处处繁忙,却鲜见人影。在这里,走进车间可以更深刻体会到数字天能智能制造的速度,偌大一个车间,寥寥无几的工人成了“配角”,自动化流水线则是“主角”。自动上料、自动组装、自动分拣、自动上酸,一气呵成,生产过程全自动化,平均每15秒/只电池,比传统装配节省劳动力70%以上,震动业界。天能电池(安徽)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:“园区20多家产业上游规模以上再生铅制造企业为公司供货,本地采购率达80%,带动产业链深度发展。”
“十四五”期间,全市工业产值将实现翻番,迈入千亿台阶、打造千亿支柱产业,围绕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装备、新服务及大健康等“四新一大”主导产业,重点建设高端化特色园区、打造优势产业链,实行“一链一策”;围绕战新产业、龙头企业,建链补链延链强链,紧扣“159”空间格局,紧盯“500强”企业、总部企业、上市公司谋划建设科创城,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配套企业;持续优化高新区产业布局,让企业向园区集聚,让产业集聚发展,向园区要“亩均”效益,打造特色园区。
目前,界首市依托资源循环利用产业,先后获批“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园区”“全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”“国家涉重金属类危废产品集中处置利用基地”“全国循环经济先进单位”“全国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”“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园区”“国家绿色园区”“消费品工业‘三品’战略示范城市”“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”等20余项国家级荣誉,创造了循环经济“界首模式”
科技创新蓄积发展新动能
坚持创新驱动发展,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,发展优势不断凸显。截至2020年底,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9家,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99亿元。近五年来,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77个,达108个。成为全省首个在上海设立离岸科创中心的县(市)。
五年来,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5家、示范企业3家,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6家。创新生态逐步完善。202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为2.61%,财政科技事业支出2.2亿元,是2015年的2.2倍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8.67件,是2015年的3.7倍,高于全国、全省、阜阳市平均水平。
五年来,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个、二等奖9个、三等奖3个;省级重大科技专项达23个;主导或参与制定各类标准20项,达57项;创建省级以上质量平台20个,达25个,获评省质量强县(市)。荣获首批国家创新型县(市),上榜“中国创新百强县”。
位于高新区东城科技园的天鸿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线,一派忙碌。公司董事长胡伟说:“在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,公司借助博士后工作,加强科技创新,研发新产品,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,我们研发的新产品,与市场上同型号膜材料相比,我们的产品可降解,更生态环保,生产效率高出30%,膜的厚薄计量精准度高出50%。”
惠企纾困增添发展新活力
坚持精准发力,打出纾困增效“组合拳”,持续优化发展环境。牢固树立“服务企业就是抓发展”,为切实解决好企业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增加工业企业效益,提振企业发展信心,市委、市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纷纷走进园区企业,问需于企、问计于企、解难于企,面对面、零距离与企业负责人交流。
坚持“打造平台”与“暖企服务”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筑牢主体发展信心。深入推进改革高新区管理体制,向高新区开展新一轮赋权,在园区推行“管委会+公司”等制度。针对企业实际需要,加快推进创新、人才、物流、金融、检测等服务平台建设;收集整理国家、省、阜阳市及界首市出台的关于疫情防控、涉企惠企等政策182条,印制《疫情期间各级涉企政策汇编》,深入园区企业开展政策宣讲和指导申报,确保企业知晓政策。
今年以来,印发了《界首市2021年项目会战行动(实施)方案》,将全市分十大片区开展“项目会战”,力争实施重点项目166个,完成投资180亿元以上。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密集深入园区多个企业走访调研、调度,通过举办读书会、企业家沙龙、搞座谈、听建议、解难题,与企业同心同向,擘画“同心圆”,助推企业加速度,“纾困增效”行动如火如荼开展。截至目前,走访调研150余家企业,提出帮扶建议20多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