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环境洼地”到“生态福地”——安徽马鞍山长江沿线生态治理见闻
2021年12月16日 17:39 | 文章来源 : 中国工业新闻
新华社合肥12月14日电 题:从“环境洼地”到“生态福地”——安徽马鞍山长江沿线生态治理见闻
新华社记者胡锐、姜刚
虽已入冬,在横跨长江两岸的安徽省马鞍山市,江风徐来,吹面不寒。有着“网红打卡地”之称的薛家洼生态园里,草木茂盛,不远处长江航道轮船往来,汽笛悠扬,吸引众多游人驻足欣赏美景。“现在这里四季都有好风景,距离市区不到半小时车程,很适合郊游。”来此游玩的马鞍山市民徐伟说。
图为薛家洼生态园风光。 新华社记者 胡锐 摄
谁能想到,如此岸线美景,曾是个被当地老百姓称为“五毒俱全”的地方。作为长江东岸一个天然港湾,薛家洼的土地曾被非法码头、“散乱污”企业等占据,周边还聚集着200多条渔船,“沿江不见江、处处脏乱差”是当时的真实写照。
诸如薛家洼这样的生态“伤疤”还有不少。“马鞍山因钢设市、因钢兴市。”马鞍山市副市长方文说,钢铁产业给这座城市带来繁荣的同时,也带来了长江岸线脏乱差、黑臭水体多等生态环境问题。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产业高质量发展,成为马鞍山市必须要答好的“考卷”。
记者近日走访了解到,马鞍山市近年来以“壮士断腕”的决心,对长江沿线生态“伤疤”开展系统治理、源头治理、流域治理、精准治理。整治“散乱污”企业719家,拆除非法码头153个,全面完成长江干支流4823个入河排污口排查、监测和溯源,城区35条黑臭水体全面完成整治……一系列措施让一批“环境洼地”蝶变成“生态福地”。
薛家洼生态园、滨江生态湿地、滨江文化公园……行走在长江马鞍山段东岸,一批湿地公园和滨江生态绿廊“串珠成链”,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的目光。
千钧将一羽,轻重在平衡。据方文介绍,马鞍山市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在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同时,抢抓长江经济带、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机遇,不断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,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在蜂巢能源科技(马鞍山)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里,产业工人和工业机器人协同配合,将传送带上各类原材料进行装配、检测,生产出锂离子电池。“我们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,电池产线的自动化率已达98%,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,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稳定性。”该公司副总经理李兴旺说,目前圆柱电池产线月产能达到400多万只,并在不断提升中。
图为蜂巢能源科技(马鞍山)有限公司的电池生产线。 新华社记者 胡锐 摄
一些传统产业正变得越来越“智慧”。记者走进中国宝武马钢股份特钢公司看到,传统印象中“老笨黑粗”的钢铁工业,早已装上了“智慧大脑”。在优质合金棒材生产线上,为保证成品质量的可追溯性,每一支钢坯都有一个“身份证”,工人们只需坐在操作室的电脑屏幕前,就能实时看到钢坯入炉、轧制的全过程,实现全流程、全寿命跟踪,从而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。
在中国宝武马钢股份特钢公司,工人们在操作室里观察产线状态。 新华社记者 胡锐 摄
今年前10个月,马鞍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.1%,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8%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1.4%。
来源:新华网